李静(资料图片)
李静
荧屏上的李静从容、睿智、美丽、能收能放、能文能武。在观众眼中,她似乎是天生为电视而生的。但其实,李静大学读的并不是主持人专业,而且跟电视一点边都不沾的——手风琴专业。
1993年,李静走出张家口到北京来闯天下。当时她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后,她去了北京电视台。
在北京电视台呆了不到两年,当时在中央4套主持《欢聚一堂》的台湾艺人阿元发现了她,把她带进了中央电视台。阿元和她一起创办了《欢聚一堂》节目,当时她既做主持人也做副导演,这样一个种起点无疑是很高的,她自己也感到行走的步子迈得特别快,每年每天都有变化。
后来,因工作需要李静又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当时文艺部里有倪萍、王刚,还有周涛,资历并不深的她只把一些精彩的节目编辑串联在一起。虽然这份工作她做得很出色,但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话筒的功能,没有任何创造性,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显示她的个性、追求。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两年,李静不由地发出慨叹:“原来你到了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情况大不一样。所有的人都跟你不相上下,而且每个人的修养、素质都很优秀,我的优势和特长被淹没了,完全显示不出来。”
那是一段迷茫,郁闷、压抑、走投无路的日子。她陷入了巨大的内心痛苦中而无力自拔。一周只上一天班,剩下很多时间没有东西可填充,也不知道怎么去填充。
王小丫(资料图片)
王小丫:播新闻念错音,被罚款700元,穷得连房子都租不起
王小丫首次做客湖南卫视访谈节目《说出你的故事》。在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时,王小丫自爆在北京“闯”的时候,最穷的时候连房子都租不起。以前做节目,她还喜欢喝点啤酒来提升状态。
王小丫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四川大学经济专业。毕业后,王小丫在四川一家经济类报纸当了6年的记者。1996年,王小丫到北京广播学院做了一名进修生。偶然的机会,王小丫进入了当时的中央电视台经济中心。然而,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北京的奋斗历程非常艰苦,寒冷的天气里在路边等着朋友请吃饭,很长时间连房子都租不起。刚做主持人时,王小丫常常因为乡音难改被扣钱,“有一个词叫英雄,刚开始我还分不清"英"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后来我就随身带着新华字典,因为说错一个字要扣200块钱,有一个月被扣了700块。”


加载中,请稍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