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台
这以后,只要出去演出,谭梅都会把自己的行李交给朱军提,他们的爱情就这样通过这沉甸甸的行李箱“不动声色”地萌芽了。这年7月,谭梅的一个同事无意中告诉她说,朱军已有女朋友了,谭梅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如同翻江倒海,一回到宿舍,便趴在床上伤心地哭了起来。吃过晚饭后,朱军照例来找她聊天,见到朱军,谭梅委屈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她哽咽着说:“朱军,以后你再也不要来找我了,不然,你的女朋友会生气的!”谭梅的话弄得朱军一头雾水,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后,朱军忍不住笑了,他鼓起勇气对谭梅说:“谭梅,难道你看不出我的心思吗?我心里爱的是你呀!”
望着朱军深情的眸子,谭梅破涕为笑,双手不停地捶着朱军的胸脯:“你为什么不早说!”朱军告诉谭梅:“我们家有7个兄弟姐妹,父亲工资不高,母亲又没有工作,还要照顾姥姥和舅舅,家里的条件很不好,我怕……”朱军的话没说完就被谭梅打断了:“朱军,我爱的是你,不是你的家庭条件,我能接受你,就能接受你的家庭!”
谭梅比朱军小6岁,亲人都不在身边,所以,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朱军都像大哥哥一样关爱她。1990年6月,谭梅要参加省里的一台晚会,她的节目是独舞《冰山上的来客》。然而,由于排练用的磁带磨损厉害,音响效果不太好,排练根本无法进行,眼看晚会就要举行了,谭梅急得眼泪都掉了下来。朱军得知情况后,立即乘车赶到省曲艺团找老师借,不巧那位老师外出办事,朱军站在门外等了4个小时才拿到磁带。当时已是夜里11点钟,公交车已停开,朱军步行了3个多小时才赶回团里。
这年8月,谭梅的母亲要来兰州看望女儿,顺便考察一下未来的女婿。为了迎接未来的岳母大人,朱军买来了石灰水,自己动手将墙壁刷了一遍。那天,谭梅的母亲一进门就对朱军的杰作赞不绝口:“屋子收拾得这么干净,小伙子真能干!”晚上,朱军又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这一招更赢得了谭梅妈妈的夸奖,老人当即同意了女儿的选择。第二天,机灵的朱军就跟着谭梅亲热地叫起了“妈妈”,喊得谭梅母亲的心里乐呵呵的。
1991年,朱军调到甘肃省电视台主持综艺节目《花好月圆》,他轻松幽默的风格很快就得到观众的认可,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很快成了台里的王牌节目。这以后,甘肃省几乎所有的大型文艺晚会都由朱军担任主持,朱军在甘肃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1993年5月,朱军与谭梅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在北京漂泊寻梦的日子
1993年7月,中央电视台的高立民导演看了朱军主持的节目后.对他的主持风格特别欣赏,便极力鼓励他到北京去发展。其实,在朱军的内心,早就有了到人才济济、更具挑战性的中央电视台去发展的念头,但想到刚刚新婚的妻子。他又犹豫了。谭梅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后,鼓励他说:“你大胆去闯吧,不要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得到妻子的支持后,朱军决心大胆地到北京去搏一搏。
丈夫只身去闯北京,谭梅有些担心,注意事项叮嘱了一遍又一遍,临别时.她把5000元存款全部取出交给了丈夫,可朱军说什么也只肯带4000元。他对妻子说:“你留1000元在身边,我不在家,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每天要坚持吃早餐。”谭梅热泪长流:“我在兰州朋友多,凡事都有个照应;而你一人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要是钱不够,怎么办?”她坚决把1000元放到丈夫手上,夫妻俩推让了好一会儿,朱军才把钱放进了口袋。
将丈夫送上了火车,谭梅回到家中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只白纸包,里面包着1000元钱和一封信,信里写着:“谭梅,我走了,你要坚持吃早餐,要好好保重你自己,不要牵挂我……”读着读着,谭梅的泪水又涌出了眼眶。
1993年9月8日,朱军怀揣梦想来到了北京。初到北京的他人地两疏,每天只好在中央电视台的三个大门边撞来撞去,可由于没人推介、引荐,门卫不肯放他进去。一个星期过去了,朱军连导演的影子也没碰上。
在北京的开销很大,为了省钱,朱军只得租住在一个用防空洞改建的地下招待所里,里面阴暗潮湿,还紧挨着公共厕所。一日三餐,朱军就靠吃馒头和方便面度日。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强忍着内心的酸楚,每次打电话都说:“我很好,你不用担心,事情已有了些进展了。”
朱军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文艺部导演。导演看了他的样带和获奖证书后,感觉很好,便通知他去面试。1993年9月28日,导演通知朱军在文艺部试用。朱军很兴奋,在邮局排着长队给妻子打电话,刚说一句“我成功了”,眼泪就涌了出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