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 “麻花电台”练出功夫英才
德胜门大街的一些胡同和住宅还留有元朝的遗韵,功夫皇帝李连杰就在这片落满历史尘埃的房子中出生成长。李连杰的旧居在德胜门内大街“麻花电台”大院中一个破落的小院里,院中清一色的低矮平房,建筑时间已达百年之久。因为解放前“麻花电台”坐落于此,大院因此得名。解放后,院子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职工的宿舍,李连杰的父亲生前是中央广播电台的技术员,因此分到了这里的两间平房。
走进“麻花电台”临街的大门后,看到院子左侧有一幢十几层高的土黄色居民楼,右侧有一座两米多高的牌楼。穿过这座牌楼,第一个院子非常狭小,里面大概有六七间平房,靠里边的两间房就是李连杰的“旧居”,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两岁时,李连杰的父亲工伤去世,母亲拉扯他和他两个哥哥、两个妹妹,还要照顾公公婆婆,生活非常艰苦,李连杰儿时几乎没有买过什么玩具,参加武术队后,每月发的工资都要拿回家来给母亲贴补家用。李连杰与前妻黄秋燕婚后也住在这里,直到他们双双赴美发展,离婚后他的一对小千金跟奶奶在这里也生活了很长时间。
王宝强当过多年的群众演员
出演《盲井》后,幸运地被冯小刚相中出演贺岁大片《天下无贼》,彻底“红了”。一脸憨厚的“傻根”王宝强,打小在河北农村长大。因为想做个像李连杰和成龙那样的武打巨星,在8岁时进了少林寺习武,14岁又开始闯荡北京。在北京闯荡初期,王宝强靠着腿脚功夫混进了剧组当武行,干些替身、群众演员的零活,混在人群中连一个背影都找不到。那段时间非常苦,每天都要找剧组开工,一天最多挣50块钱,每月收入几百元不定,一年多居无定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