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郑晓龙和孙俪再次联手推出的《芈月传》在北京卫视播出,这部作品一经播出,全国34城收视率达到1.97%,稳居省级卫视排名首位,其中第二集收视超2%,创下了北京卫视电视剧播出首日的收视纪录。
虽然收视喜人,但《芈月传》中的生僻字却让观众懵了,比如“芈”:这念“半”还是啥啊?看来,郑晓龙就是这么爱和生僻字较劲。对于剧名中这个“芈”字,海报上特地注上了拼音——念mǐ。好像生怕大家不认识或者读错。
其实,除了“芈”字,剧中还有不少生僻字,就连主演孙俪都在抱怨,接演《芈月传》第一道难题就是剧本中大量的生僻字,“不光是‘芈’字,所有台词都非常考究,我第一次读剧本时,是拿着《新华字典》读的,很多字真的不认识”。
不光主演背台词需要字典,就连观众都在网上说:“为了跟上电视节奏,都需要抱着字典、笔记本电脑看剧,看到不懂的字和历史名词都要查一下,才能跟上剧的节奏。”为了让观众更方便地观看《芈月传》,成都商报记者专门搜集了剧中经常出现的生僻字和历史名词进行解读。
mǐ(芈)
《芈月传》中,孙俪饰演的角色闺名芈月,而这个“芈”字,让绝大部分中国人看傻了眼,念成“半”字的人不在少数,《芈月传》原著小说作者蒋胜男表示,她是在《战国策》中认识“芈”字,并且知道“芈”是楚国的祖姓。
2008年。蒋胜男偶然看到一个科普节目,节目中一位专家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也就是史称宣太后的芈氏。后来,在出土的秦俑右臂上还发现了一个奇异的字,刚开始学界认为是个粗体的“脾”字,后来该专家研究认为,这个字实际是两个字,左边为“月”,右边为古体的“芈”字,合起来即“芈月”。专家也推论,历史上的秦宣太后芈氏,名字很可能就是这“芈月”二字。北京语言大学汉字研究所教授罗卫东解释,“芈”字最早见于《史记·楚世家》的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也就是说,“芈”是楚国的祖姓,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字作为大姓在楚国是很常见的。而据资料记载,屈原就是因其祖先被封于屈邑而以屈为氏,他的姓其实是楚国祖姓“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