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中严子陵历史原型受到广大观众朋友们的热议。严子陵(公元前37-43)名光,又名遵,字子陵。西汉末余姚人。少年时候的他就到外地拜师求学,学习非常刻苦,博览群书而且多才多艺,性格直爽。
在学习过程中严子陵与南阳人刘秀相结识。两人白天探讨书本上深奥的知识,晚上又睡在同一间房屋里面,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由于朝廷腐败,王莽企图篡位,赤眉军、绿林军纷纷起义反汉。严子陵见天下即将大乱,便回到故乡余姚,开始隐居不过问凡尘之事。
后来,他的昔日好友刘秀统一了天下,做了皇帝。刘秀便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知道严子陵才华横溢、博学众长,便派人到处去寻找他的下落。有人发现他反穿着破烂的皮袄在湖中钓鱼。刘秀急忙找人,备了华丽的车马,请他入朝为官。但接连三次都被严子陵拒绝了。严子陵不畏皇权,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气节,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
北宋著名的才子范仲淹仰慕严子陵的高风亮节,特意为他修建了祠堂,并写了一篇传颂千古的《严先生祠记》,赞美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明代著名学者徐渭在《严先生词》诗中写道:“碧水映何深,高踪那可寻。不知天子贵,自识故人心。山霭消春雪,江风洒暮林。如闻流水引,谁听伯牙琴。”
这部剧中,严格遵守了严子陵历史原型,这种尊重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态度真是极好的。严子陵历史原型无论是在剧中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以一种不卑不亢、不屈服、不攀附的形象存在着。
严子陵钓台坐落在被誉为“清丽奇绝,锦峰秀岭”的富春山山腰。富春山海拔312米,逶迤35公里。山下的江面又称“七里泷”、“七里滩”、“七里濑”,葱郁的山峦之中,一对奇峰屹立水涯。李白诗中曾描绘为“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右边的称为东台,左边的则称为西台,所以这一景也叫“双台垂钓”。
在钓台码头上,有一些大小规格各异的石碑,体现出“严子陵钓台”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些碑文都是现代名人如郁达夫、巴金、谭启龙、陈立夫、朱玖莹、孙友等人的作品。
在富春山山腰有两块大盘石,高近百米,就是东西两台了。东台前面有一支石笋非常突出,好象是一位古代的仕女,头上梳着发髻,身穿裙袍,甚至裙上的皱折好像全看得清。有人说:这大概是陪伴严子陵的仕女。但如果登上东台左侧那块称为“棋盘石”的石台上往下看,它却像是一支直上直下的石笋。有人说它更像是严子陵的钓鱼杆。如此一来,“棋盘石”的背景有山、有水、有房、有树、有船、有亭台,还有一支石笋,众多游客在此留影。
在钓台,还有一景值得驻足——严先生祠堂。在唐朝时,严先生祠堂原是严氏家祠。宋朝景佑中期,也就是960多年前北宋时,由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建,并绘像立碑祭祀严子陵。来祠堂屡坏屡修。现在的祠堂是1983年重建。是范仲淹兴建祠堂之后第17次重建,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建。范仲淹著有《严先生祠堂记》被千古传诵。严子陵钓台自从1981年10月1日开放以来,桐庐县旅游局先后于1984年、1993年在钓台建造了两座一小一大的碑廊,这些碑都是请国内外著名书法家书写,由桐庐县当地匠人镌刻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