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男士

新版《三国》雷人台词及穿帮镜头集锦【图】

时尚男士 https://www.nanrens.com 2010-05-17 00:00 出处:网络 编辑:@时尚男士
虽然观众对于“新三国”颇有微词,但是导演高希希仍是自信满满。当记者致电高导时,他只是笑着表示新版《三国》无论在场面还是拍摄手法上都是进步的,在谈到对比问题时,高希希认为,观众拿两个作品进行对比就说明新版《三国》已经吸引了观众驻足观看。至于褒贬不一,是观众的审美问题,能引起争论的作品在其看来就是好作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7)

新版《三国》雷人台词及穿帮镜头集锦【图】

曹操大哥一句话,他没笑死,我笑死了.

雷区:

1:必须要说,董卓一口一个“咱家”,这样的自称,让人很恼火。相比之下,我可以无视他骂别人为“那厮”

2:王允府上的下人,称呼王允为“主公”,这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是曹操面对董卓的时候自称“臣”,我有一脚踹到编剧脸上的冲动

3:曹操大庭广众之下,对着袁逢大喊一声“国贼董卓么”——真有勇气,也不怕身边有董卓的探子

4:王允过生日,吹什么唢呐啊?吵不吵?

5:王允召集了那么多公卿大臣,结果他们哭的时候——王允府上的下人还伺候着,他就不怕这里面有董卓安插进来的内应么?

6:曹操对董卓说“但凡正人君子,其肉必酸”(大概是这样的话)——直接称呼董卓刚才骂的人为“正人君子”,那请问骂“正人君子”的董卓是什么?

7:李儒被删除——是可忍孰不可忍,角色身上的戏份不多,不代表他不重要,李儒是董卓集团的重要人物,甚至可以说是核心人物之一,如其被删,董卓万万不可能有当时的权势,最多还是纵横西北的一个军阀而已,而且没有李儒这个帮凶出主意,董卓的骂声可能也没这么大,现在要董卓自己分析曹操到底是否是来行刺的了,悲哀

8:吕布:一派儒将风范,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因为之前丁原的剧情没拍,所以我等着看张三爷叫他“三姓家奴”的时候,他脸上无辜的表情

9:桃园三结义——我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怕,然后拿历史来搪塞我,我纵然不满也无话可说,你拍了不到一分钟,前因后果都没交代清楚——而且是以插叙的形式夹在孟德献刀和捉放曹两个故事中间,最后搞得不伦不类,仿佛他们哥仨是为了讨伐董卓才结义的一样

10:袁绍纠结了18路诸侯——那个时候曹操还在洛阳。演义中让曹操称为联军的发起者,不是没有用意的,很多人都说演义“尊刘抑曹”,其实在演义前面的章节里,曹操的形象还是很高大的,可惜就这么被高导抹杀鸟

11:还是前面的剧情,在曹操和陈宫“出恭”的时候用几句话就说完了,这样很不合适,前面的剧情是整个三国动乱的起因,而且里面也不乏精彩的情节,就这样让原著给高希希自创的情节让路,这很不合适,也让人很不爽,要是高希希你改编的好也行,可是从前面流出来的片花,剧透,还有你对三国的解读来看,我很不放心

12:很关键性的东西:曹操说话的声音,没有豪气,有一种装腔作势的感觉(这点你可以不认同)

13:李傕——读音错,当然相比于上面提到的诸多问题,这只是小bug

14:吕伯奢家,看起来像一个山寨,我很想知道下一集曹操和陈宫怎么杀出去

余者如历史常识问题(金銮殿?)演员造型问题,以及白话问题不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7)

新版《三国》雷人台词及穿帮镜头集锦【图】

刘备去参加会盟时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这句话实际是出自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哈,刘备一不小心也穿越了一把。

台词“穿越”:一不小心就到唐宋

在新版《三国》中有不少咬文嚼字的台词,不少观众说乍听上去很诗意,细想其实很穿越。剧中公孙瓒对曹操说:“正可谓是天下何人不识君啊”!可 “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所作的《别董大》中的诗句。吕布跟刘备喝酒时说:“酒逢知己千杯少”,然而这句话出自宋朝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还有许攸对陶公子说的,“陶谦画虎不成反类其犬”,刘备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诸多此类错误,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从清朝穿越回去索取版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7)

新版《三国》雷人台词及穿帮镜头集锦【图】

陶谦跟儿子说自己本想结交曹操,却弄巧成拙。“弄巧成拙”是出自宋朝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