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年度电影局通气会本月8日下午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电影局局长童刚通报年度电影票房以及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这份报告被总结为四大突破,一是影片票房突破60亿大关;二是影片数字达到456部,还仅仅是截止到12月20日的统计;三是影院建设速度达到每天1.7块银幕递增,四是中国电影走出去和农村放映取得突破成果。但是童刚也表示,电影在快速发展的同事,一系列矛盾问题也相伴而生。
在随后的采访中,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对电影票房透明化、电影的分级制度以及面对强大的进口片如《阿凡达》中国电影应该如何应对做出了解答。
全年票房过60亿 比去年增长42.6%
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将2009年概括为产业化改革积累7年之后的一次的大步跃进,童刚介绍说:2009年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幅达42.96%,其中国产片票房占据总额的56.6%,国产片票房连续7年超过进口片。09年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动画片27部。全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幅达26.47%。
据介绍全年累计有《建国大业》、《十月围城》等12部国产影片突破亿元票房,童刚还在发言中表彰了《建国大业》、《风声》、《十月围城》等片。称“《建国大业》票房达到4.2亿,与暑期档的《变形金刚2》不相上下,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新纪录。”“《风声》正面价值的内核被成熟的类型模式所包裹,在投入产出模式上成为赢家。”
另有一大批国产电影获得数千万或接近亿元的票房成绩,改变了前些年票房产出过度集中于少数几部影片的局面,各种投资规模和票房收益的影片呈梯次分布,以国产主流影片为支柱、以商业大片为龙头、以中小成本影片为必要补充的健康、良性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渐成形。
影片数字465部 比去年增长50部
据统计,2009年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较2008年增长50部,还生产动画片27部,纪录片19部,科教片52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供电视播映的数字电影110部。张宏森解释说,这还仅仅是截止到12月20号的数字,之后的电影将被统计到2010年的数字中。
童刚表示:2009年,除古装动作片、都市爱情片、喜剧片等市场较为认可的商业类型之外,还出现了谍战片、科幻片等以往较为少见的类型,且都获得了较好市场的认可,类型的融合与细分态势日趋明显加速着市场的升温,抗衡着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冲击。他着重表扬了暑期档以《非常完美》为代表的一批中小成本国产电影,数十部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影片都聚焦了这个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往年贺岁档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打破,市场和观众的选择余地空前扩大。
而贺岁档《花木兰》、《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云集影院,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到年底,六周的时间电影票房突破12亿元,影院上座率平均保持在85%以上。贺岁档期如今不仅是大片的舞台,一批中小成本影片如年初的《游龙戏凤》、《疯狂的赛车》到年底的《熊猫大侠》等都将成为市场的有益补充。
银幕递增1.7块/天 银幕数达4723块
随着产业化改革的继续深入和产业成效的初步显现,各行业投资电影的热情进一步高涨。2009年全年主流市场新增影院142家,新增银幕626块,平均每天增长1.7块银幕,全国主流院线银幕总计达到4723块。与之同步发展的是电影放映数字化程度全面提升。在2009年新建的电影院中,数字影厅达到500多个,约占新增影厅的80%,部分影院实现了全部数字化放映。
据童刚介绍,2009年共有14条院线年度票房过亿,比2008年增加了4家。有5条院线票房突破5亿元,其中2条院线票房突破7亿元。张宏森表示,虽然我们相比发达国家银幕数还很少(美国2010年为2万张银幕),但是增长的速度却是全世界第一的。
中国电影海外交流多 农村放映有突破
据统计,2009年的中国电影继续“走出去”,累计在境外4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了99次中国电影展和专题电影活动,展映国产影片647部次。全年共有48部国产影片销往6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海外票房销售收入达到27.7亿元,较2008年增加了2.42亿元。全年累计有315部次中国电影参加了境外119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68部次影片在26个电影节上获得80个奖项。
其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突破,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8条,数字电影放映队28730支,落实了2009年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3.3亿元,共放映农村电影781.0334万场,观众人次达18.15亿。依此发展进度,2010年将顺利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提出的全国每村每月放映一部电影的规划目标,覆盖了很多之前没有电影看得领域。
电影高速发展 仍旧存在一系列问题
童刚表示,2009年电影产业固然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矛盾、问题也相伴而生。
他指出,电影作品在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对文化价值的体现仍显薄弱,电影文化进步和电影艺术创新的步伐还比较缓慢;电影创作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题材重复、类型单一、手法单调等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影片的血腥、暴力指数偏高;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电影经验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如何创造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手段和方法还比较匮乏,部分影片把学习、借鉴演变为简单模仿,原创意识薄弱;在巩固业已成型的电影市场旺季的同时,要加大对淡季市场的培育力度,并要加强对成熟档期的调控,避免出现多部影片在旺季蜂拥而上,造成档期拥挤、影片扎堆的现象;城市影院发展步伐仍然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新型现代化多厅影院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二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某些地区仍然是电影放映的盲区;电影市场的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行业内部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挤压和宣传手段不切实际的过度炒作行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仍然不足,不能赢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电影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对话很不充分。
童刚总结说:“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怀忧患意识,常抱警惕之心,不耽于成绩,不惑于数字,不满于眼前,不畏于困难,敢于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用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工作态度,着力思考并有力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可持续递进。”
张宏森答记者问
一、票房透明化
答:正在进行系统升级
在发布会结束后的简短采访中,媒体针对今年出现的《阿童木》虚报票房,如何尽快公开和透明电影票房一事,请教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张宏森表示:“现在我们的技术还很之后,正在进行软件升级,争取尽快能够实时公开票房数字。”
二、对WTO文化产品败诉和进口片强势
答:需要国产片主动出击提高质量
有媒体问及,前不久世贸组织(WTO)关于中国在进口和销售美国电影、音像制品和图书产品上有违规行为的诉讼作出了判决:中国政府不得硬性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因此中国有可能调整对美国电影、音像制品和图书产品的进口政策作出调整。对此张宏森表示,对待如今《阿凡达》的火爆上映,进口片对国产片的强势进攻,只能依靠“国产片自强,主动进攻”来抵御,“毕竟《阿凡达》只有一部嘛!”张宏森表示:“也要学习好莱坞电影在科技上的进步,通过学习和成长来抗衡进口片。”
三、何时中国电影将通过伏击制度
答:未回应
国产片的分级制度一直是电影创作者和媒体热议的话题,也有媒体将此问题抛给了张宏森,但是他一笑而过,没有回答。看来分级制度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至今还不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