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笋又叫甘笋、凉笋,野生于重山峻岭之中,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细胞生成的效果,该细胞有防癌解毒的成效;笋含丰厚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然后缩短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故毛笋有瘦身和防止便秘、结肠癌等成效。毛笋质地脆嫩、色白,幽香微苦,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笋苞为佳。
毛笋不光有好菜质料,并且还可入药。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称誉笋“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宋代另一大诗人陆游还亲身烹制笋,有诗曰:“薏实炊明珠,苦笋馔白玉……山深少盐酪,淡漠至味足。”中医以为毛笋味甘、淡、微苦,寒,有清热利尿、活血祛风功用,可治风湿、食积、咳嗽、疮疡等症。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苦笋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益力量、利尿、下气化氮,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感冒失音”可见毛笋是医食俱佳的珍稀竹笋。
⒈竹笋脯
⑴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漂浸→煮糖(3次)→烘干→成品
⑵原料处理。先将干竹笋放入容器中,倒入沸水,使其浸没笋料,盖上盖,浸10小时,再入锅煮沸,改用文火煮制10分钟,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10小时,以利发透。是否发透,可用刀横切笋块,内无“白茬”即为发透,发透后将笋切成5厘米长、0.5厘米宽的笋条备用。
⑶漂浸。将切好的笋条倒入浓度为0.2%~0.3%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浸泡6~8小时,使笋肉转为
浅白色,然后用清水洗净待用。
⑷糖煮。将浓度为30%~35%白糖液加入适量柠檬酸(添加量为糖液与笋量的3%),将笋条倒入其中煮20分钟然后分两次加入白砂糖,每次间隔10分钟,至糖液浓度为45%,浸渍24小时。然后将糖液煮沸,加入适量的砂糖煮至浓度为55%,浸渍24小时。第三次煮糖按第二次煮制
方法进行,使糖液浓度达到65%,浸渍24小时。3次煮糖时间分别为50分钟、40分钟、30分钟左右。
⑷烘干。捞出笋条,沥尽糖液,摊放在烤盘上,在65℃下烘烤25~30小时,至表面不粘手、有弹性即可。
⒉泡酸笋
泡酸笋是用嫩竹笋通过发酵腌制而成的一种酸味小菜,口感酸咸,清脆爽口,为广东著名特产。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保健作用。
⑴工艺流程:选料→整理→切块→浸泡→盐腌、发酵→复制→包装→成品
【工艺要点】
⑵选料整理。选用老嫩适中的竹笋,剔除粗老和过大过小的笋。将选好的料切去根,剥壳、切块、浸泡备用。
⑶盐腌和发酵。每100千克笋块用10%盐水70~80千克,将笋块平铺在缸(桶)内,灌满盐水用竹帘加石块压于其上,使盐水淹没笋坯5~10厘米,盐液距缸(桶)口10厘米左右,加盖,置阴凉处,让其自然发酵。约经一周,发酵结束,即成酸笋。
⑷复制。以上制得的酸笋,不能长期贮存。为了延长贮藏期,必须加盐复制。目的是使酸笋不再发酵和增强防腐能力。方法是:加盐和并缸(桶)。并缸时将浮在盐水上的污物捞掉,把两缸中的笋块捞到另一空缸中,两缸中的盐水混在一起,在100千克盐水中加食盐10千克,溶解后灌入装酸笋的缸中,以淹没笋块为度。其上照旧加竹帘石块和盖,放阴凉处,可贮藏半年以上。贮藏过程中,要注意清洁,避免阳光,严禁沾染油腻。
⑸包装。将泡制好的笋块捞起,用食品袋或玻璃瓶分装(最好是抽真空包装)即可上市。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