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敏子的母亲和两个妹妹都在东京的一场大轰炸中丧生。顿失至亲的敏子在偶然的一天,回到残破的家园裡捡起被战火烧到变形的“玻璃兔”,让她领悟到战争的可怕与无情。当她被迫撤离到郊区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在往车站的途中遭美军杀害了,年纪小小的敏子一夕之间失去至亲,还得独立料理父亲的后事。
影片前半段充斥着强烈的好战口号,直到遭遇美军轰炸,剧情节奏锋转直下。到片尾,当敏子发现美军士兵的全家福照片时,才感受到原来美军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有着自己的家人,也被迫远离家人,参与了战争。敏子直到这时才希望,永远都不要有战争了。
除开本土的受难,将终战前后视为受难的动画作品在这类少数派题材中并不少见。1993年的动画电影《星星的轨迹》讲述了位于朝鲜的日本移民在战后几经苦难,最终越过三八线,返回日本的故事。
影片通过日本女演员小林千登势的回忆录改编,正如前文所说,一开始影片的基调温情脉脉,展现了在朝鲜的日本移民有苦有甜的生活,但随着终战日的到来,一切都急转直下。
虽然没有遭遇美军轰炸,在朝鲜的日本人却受到了苏联人的欺凌,而独立后追求建国的朝鲜人,对日本人也没有好感。最终,一系列的迫害让主角决定越过三八线,在路途中,他们受到虽然全家被日本人杀害却依然愿意伸出援手的朝鲜人的帮助,循着星星的轨迹,一行人最终回到日本。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