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军轰炸这一标志性的场景,日本动画作品也将二战中代表日本投降的标志性事件改编。其中改编的视角,大多集中于平民。一方面,受制于历史和现行政治体制,动画监督很难将视角放在终战日时的日本高层。事实上,即便是在日本真人电影中,关于这方面的诸多细节,也有美化之嫌。
《白旗的少女》以冲绳群岛被美军攻陷为背景,随着美军的军机和舰炮轰炸越来越猛烈,冲绳的日本居民纷纷逃到防空洞。在躲避轰炸期间,主角不断目睹士兵战死或自杀,有的平民家庭在绝望中甚至全家一起自杀。最终,在美军的作战进入扫尾阶段中,主人公在劝诱中,拿出一白色兜裆布做成白旗,走出防空洞投降。
《代号D机关》给出了另一种视角。该片并没有去纠结战争发起国这样的对错,或者像《闪光的夜袭》中谍报机关那般试图改变历史走向,而是将问题放置在发起战争的方式是否合适。《代号D机关》的论调可以视作60年代以来“海军史观”的亚流。
借影片角色之口,创作者表达出日本自放弃外交手段的时候就已经输了的论点。对比跃跃欲试志在必得的军部,片中的谍报机关对日本战胜的前景并不看好,并将战败的可能性更多地归咎于陆军。《代号D机关》也可以算作“海军史观”的亚流,也就是以那批睁眼看世界的日本人的视角切入那场战争。
精彩评论